在日本寺廟的庭園中,有一種獨特的園林造景形式,將自然的景觀和構造濃縮於一方沙池中,僅使用沙子、石塊、苔蘚、草坪等材料,簡約抽象地再現自然山水的風光和無窮變化,同時孕育豐富的禪思。
在枯山水這種造園形式中,你可以觀察到日本美學的極簡主義風格和侘寂禪思,同時也可以感受到造景師對於物料的極致運用。想繼續了解枯山水的起源、材料和禪意,不妨閱讀本文。文中也會推薦日本5大知名枯山水庭園,對這種建築形式感興趣的讀者不妨把它們加入到自己的旅行清單上。
Table of Contents
一、日本枯山水的起源
關於日本枯山水的記載,目前最早可以追溯至平安時代的《作庭記》,而到室町時代,經歷北宋禪風東漸,日本禪宗也不斷興盛,形成了坐禪修道、五山文學、禪樣建築等文化形式。在日本庭園上,禪風的盛行則孕育出了枯山水這種造景形式。這種造景藝術通常是修建於禪寺中,其建成年代主要是在室町時代到桃山時代。
二、枯山水名稱解析
枯山水英文為Zen Garden,在日文中也叫假山水、故山水、干泉水、涸山水,這些名字無一不讓人聯想到自然環境中當河流改道、河床乾涸時裸露的地質構造的樣子,原本就預示著萬物皆流、滄海桑田的自然變化之道。
三、枯山水的禪意
1.建造理念:師法自然、極簡主義
在庭園造景中,枯山水深受中國禪畫和山水畫的影響,日本庭園設計師從北宋的山水畫中汲取靈感,並進一步打磨用少數自然元素來再現自然的抽象藝術。而庭園設計師在構思時,通常是以師法自然為宗旨,摒棄人為、刻意的用心,盡量呈現出未經修飾的自然。
同時,設計師也要將有限的砂、石、木塊、青苔運用到極致,一開始放入庭園中的材料會經過不斷刪減的過程,對於空間、物料之間的關係的思考也不斷深入,到最後,當空間中的材料無法再刪減,達到一種精簡的平衡時,一處枯山水庭園的設計也就圓滿了。
2.靜觀中的禪思
在設計師精細打造的靜態佈景中,枯山水中即便一沙一石也足具自然神韻及佛學哲思,可以激發觀者對於千變萬化的自然景觀的靈動想象及深入思索。由於坐禪者心如明鏡,乾枯的砂石才能在觀者心靈上映射出靈動的山水景象。
四、枯山水材料&意義拆解
枯山水最經典的材料是石、砂、苔、木這些自然元素,石頭通常代表山,砂代表海洋、湖澤,砂石上特殊的形狀可以表示波浪、漩渦和水流走向。不過,這些材料通常還可以通過獨特的造型、排列來預示更具象的景致及預示佛學觀念。如須彌山石就預示佛教宇宙觀。
五、日本5大枯山水庭園介紹
1、銀閣寺庭園枯山水
銀閣寺位於京都東山地區,建成於公元15世紀,其中的枯山水庭園在江戶時代經過重新整理,因此歷經戰火也仍然能保持原本的景觀。此處的枯山水大面積運用京都風物「白川砂」,象征日光下閃閃發光的大海,也引人遙想月光的皎潔和白雪覆蓋原野的情形。中間的小山則是模擬富士山。
2. 金剛峰寺蟠龍庭
金剛峰寺位於日本和歌山縣的高野山上,這裡不僅因為是真言宗的誕生地,也坐擁日本最大的枯山水庭園蟠龍庭。這座庭園建成於16世紀,內部除了大片象征雲海的白色砂石,還佈有100多塊石頭,形成兩條栩栩如生、起伏騰飛的青龍。
3.龍安寺方丈石庭
京都龍安寺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,建成於室町時代末期,其中的方丈石庭坐地面積248平方公尺,造型工整,精心佈置的15塊石頭形狀讓人聯想到雲海中忽隱忽現的山巒,或是如傳說所描繪的母虎帶領幼崽渡河的場景。而觀者不論從哪個角度欣賞,都通常難以一次看到15塊石頭,這和15作為極數的信念有關。
4.大仙院書院庭園
大仙院書院庭園屬於臨濟禪宗一派的建築,而這一派禪學以坐禪冥想知名。這一庭園中的枯山水也深受北宋山水畫畫法的影響,空間上也有疏密廣狹之分。在東側較狹窄的空間,帶有波浪紋理的白色砂石上密集分佈多塊大小不一的石塊,令人聯想到激流從山澗上奔湧入深谷的情形,而砂石的流向則引導遊客前往廣闊的正庭。
5.醍醐寺三寶院庭園
醍醐寺三寶院始建於12世紀,並與16世紀由豐臣秀吉主持重建,這一佔地5000平方公尺的庭園氣勢恢宏,格局嚴謹,包含多處建築、庭園及櫻花樹林,不僅設有佈置精妙的枯山水,同時也有大片的池塘,兩者相互襯托,表明桃山時代庭園藝術已經十分成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