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現腳踭痛,可能會令你感覺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是很方便,腳板底痛使你不能正常行路、跑步或進行運動,非常令人痛苦。如果你出現腳踭痛或足底筋膜炎症狀,你可以了解相關原因、症狀、疼痛位置以及治療方法,以幫助你緩解腳板底痛的情況。
Table of Contents
腳踭痛是甚麼?腳踭痛就是足底筋膜炎嗎?
腳踭痛也被稱為足底筋膜炎,是由於足底筋膜所承受的拉伸時間和力度超過正常範圍,導致患者在睡醒後下床或久坐後站立出現腳板底痛的一種疾病。
腳踭痛、足底筋膜炎位置在哪裡?
腳踭痛、足底筋膜炎位置在腳板底後半部分,通常在足底筋膜鏈接腳跟骨的交接處,如下圖所示:
足底筋膜是一種軟組織,長期受累之後,就會使得患者的筋膜纖維化,韌勁程度不足,出現腳底板痛和腳踭痛的情況,患者平時站立、踮腳、行路、跑步、行山或做其他拉伸活動時,都有可能會出現不舒服的情況,十分不方便。
腳踭痛、足底筋膜炎症狀有哪些?
足底筋膜是一條筋,能夠拉緊腳底和腳跟,使腳底具有彈力和扭力,如果腳底的筋膜長期受力,別拉長的時間過於持久,可能會引起筋膜彈性不足,導致患者出現腳踭痛症狀:
- 起床後一踩地,腳踭刺痛難忍,甚至有撕裂痛
- 腳跟處非常疲憊,難受
- 用手按壓大腳趾背曲時,患者會感覺疼痛
- 站立就之後感覺腳板底痛
- 行路多之後腳底疼痛
- 腳底有紅腫、發熱的情況
- 平放腳板在地面時,將前腳掌撐起,感覺到疼痛
點解我腳踭痛?我患上足底筋膜炎的原因有哪些?
腳踭痛原因有很多,可能是由以下幾種情況所引起:
①足部結構原因
如果你患者先天足弓異常,比如患有扁平足、高足弓,或足底筋膜過短,都有可能使得足部的吸震、缓衝、减压作用變小,使人在行路、跑步的時候,容易疲勞或腳踭痛。
②長期站立、行路或穿高跟鞋
足部正常但是由於工作或愛好等原因,需要長期保持站立姿態、經常行路、行山或長時間穿高跟鞋,都會使足部長時間受累,導致足底筋膜一直保持張力沒有辦法放鬆,從而造成腳踭痛。像櫃檯售貨員、教師、收銀員、酒店服務員、醫護人員等職業,都比較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。
③保持跑步習慣但唔小心使腳部受寒
長期跑步的人,如長跑運動員、馬拉松運動員、其他職業跑步選手或夜跑者、晨跑者等,由於長時間保持跑步習慣,但在天凍的時候不注意保暖,唔小心使腳部受寒,就極其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。所以即使你的腳部先天正常,但長時間跑步也會使足部受力過度,造成腳踭痛。
④年齡老化,足部磨損嚴重
年紀比較大的人,足底筋膜的彈性也會大不如前,磨損情況也是逐年累計,會促使足部承受張力降低,從而使老者腳踭痛情況頻發。
⑤負重過大,使足部承載力過重
過度肥胖或懷孕的人士,擁有超乎正常範圍的體重,使足部受到的壓力過大,長期下去,就會發生足底筋膜炎的病徵。
⑥穿鞋不當,使足底筋膜受損
長時間穿鞋底過硬、鞋底過薄或其他不合腳的鞋子,也有可能會造成足部過於疲憊,導致足底筋膜受累,從而使人腳板底痛。
腳踭痛、足底筋膜炎治療方法有哪些?
①勞逸結合、適當做足底按摩和康復運動
有腳踭痛情況的人,需要保持足夠的休息,盡量不要久站、行路過多或跑步過久。平時在家可以多做一些醫生所建議的按摩和相關康復運動。
②冰敷或按摩穴位
冰敷和穴位按摩是比較好的緩解的方法。在足底筋膜炎急性發作期,發生紅腫疼痛的情況,你可以使用冰塊敷腳底15~2min,每日敷3~4次即可。平時也可以按摩陽陵泉穴和承山穴兩個穴位,改善疼痛情況。
③制定適合自己的鞋墊
扁平足、高弓足的人,可以定制適合自己足部的鞋墊,以緩解平時由於足部異常而帶來的壓力問題。
④使用醫生建議的止痛藥
部分醫生會給你開一些非固醇類止痛藥緩解疼痛,但如果兩週後情況未得到改善,可能會給你注射固醇類藥物。
⑤注射增生劑以刺激產生新的膠原蛋白
醫生可能會給你注射自體血小板、高濃度葡萄糖和絨毛膜萃取物,以促進膠原蛋白增生,幫助緩解足底筋膜炎。
⑥利用震波治療儀器修復組織
你也可以配合醫生使用震波治療儀器進行體外震波,促進組織修復和再生。
⑦手術治療
如果腳踭痛難忍,無法用其他方法繼續治療,還可以用手術切除發炎的筋膜處,以減少炎症。
腳踭痛、足底筋膜炎舒緩止痛方法有哪些?
①鍛煉足底肌肉
用腳趾重複夾住毛巾,夾住又放鬆,重複幾次。
②拉伸腳板底
平坐地上,一條腿伸直,一條腿放鬆。用毛巾繞過伸直的腳底,兩手抓住毛巾,拉伸毛巾,鍛煉足部肌肉。
③腳踩水瓶緩解疼痛
坐在椅子放,用腳踩住放在地上的水瓶,然後慢慢滾動,以達按摩效果。
④伸展小腿肌肉
站在台階邊緣,以樓梯邊緣為臨界線,做踮腳尖動作後腳後往下伸展,中間停留時間為20~30秒,重複多次。
腳踭痛、足底筋膜炎多久會好?
如果是採取保守治療,腳踭痛及足底筋膜炎一般2~3個月會好。但如果在痊愈後,你還是不能改變足部受力情況或受力時間,病情可能會反復發作,難以根治。
腳踭痛、足底筋膜炎錯誤舒緩方法有哪些?
很多人腳踭痛的時候,使用某些不當的舒緩方法,往往適得其反,導致筋膜炎更加嚴重,比如:
①購買過於軟的鞋墊
過軟的鞋墊支撐力不強,短期內會讓你的腳部舒服,但穿久之後反而更加使足部勞累,使足弓受到擠壓,並承受更大的壓力。
②指壓按摩和赤腳走健康步道
指壓按摩腳底或赤腳走鵝卵石,可以給腳底疼痛感和刺激,能並不能舒緩足底筋膜炎,反而會讓筋膜受到刺激而難受。
③錯誤使用拉筋板在家拉筋
部分人會盲目使用拉筋板自行拉筋,以為是鍛煉足底筋膜,實際上很有可能會讓筋膜過度拉伸,以至受傷。如果想要拉筋緩解疼痛,因經過專業醫生指導後再行動。
以上錯誤舒緩方法通常是民眾不經過醫生建議,自行緩解疼痛的行動,在了解這些不適當的方法後,你需要停止不當行為,採取更科學、健康的方法幫助腳板底恢復正常。
穿鞋不當而患上足底筋膜炎,應該點揀鞋?
挑選鞋子的關鍵點在於「有支撐力」和「舒適」,並不能僅是舒服但缺乏支撐力,或者支撐力足夠,但又唔夠舒服。為該曬腳踭痛情況,建議你按照以下挑選原則買鞋:
①鞋子後跟具有支撐力
鞋子的後跟太軟,支撐力不足,會讓穿鞋者的足部姿勢出現問題,對於扁平足或高足弓的人而言,剛開始穿可能會感覺很舒服,但是穿久之後還會更加勞累,使病情加重。選擇鞋子時,你可以進行試穿,感受鞋底有無凹陷,如果鞋後跟凹陷過於嚴重,則說明產品很難支撐身體重力。
②避開過鞋底硬的鞋類
雖然說鞋子不能選太軟,但是過硬的鞋底也會讓雙腳難受,平時的涼鞋、拖鞋和平底鞋的鞋底一般比較硬,盡量少穿。如果是出門,可以選擇穿適合腳型的波鞋。
③選擇適合自己的鞋碼
選擇的鞋子,應適合自己的腳部尺寸,不要過緊或過於寬鬆。鞋子楦頭需要適合足部尺寸,不要擠壓到腳趾或讓足部受壓,如果你比較喜歡這種鞋子的版型和設計,則可以選擇買大一碼,直到不會擠壓到腳趾且能正常走路即可。不過,你可以盡量避免鞋頭過緊的鞋子,比如高跟鞋或某些皮鞋。
買鞋時,也不是越寬鬆越好,過於寬鬆的鞋子穩定性不佳,可能會讓你的足弓支點沒辦法正常受力,導致無法避震,最終只會讓足弓塌陷或變形,引起腳踭痛、足底筋膜炎。所以買鞋最好去門市進行試穿,嘗試走路,或者選擇可以免費試穿幾天的產品,不適合自己的鞋子可以退貨。
④避免選擇過於薄的鞋子
鞋底過薄,避震效果欠佳,會讓足部筋膜容易疲憊。在買鞋時,可以選擇鞋底厚度3cm以上的鞋子,或者購買1.5~3cm厚度的鞋墊,增加鞋子的緩衝效果。但鞋墊應具有一定的支撐效果,而非越軟越好。
⑤盡量不買過軟的氣墊鞋
比較流行的氣墊鞋,穿起來輕盈舒適,可能讓人誤解為這種鞋子對腳板底比較好,其實並非什麼足型都適合氣墊鞋。像扁平足和高足弓的人士,穿氣墊鞋反而會讓腳部沒有得到相應的支撐力,繼續造成腳踭痛。
腳踭痛、足底筋膜炎常見問題
①不穿平底鞋可以改善腳踭痛嗎?
A:可能會有所改善。舒緩筋膜退化問題,患者可以穿有防震效果比較佳的運動鞋,而大多數平底鞋的避震效果比較差,可能會導致你的腳板底壓力增大,使人足底筋膜炎無法得到改善。如果發現你有腳板底痛的問題,你則盡量減少穿低質量平底鞋的頻率,換成柔軟舒適且有緩震效果的波鞋。
②買矯形鞋墊可以舒緩腳踭痛或足底筋膜炎嗎?
A:可以舒緩。如果患者具有扁平足、高足弓或足底筋膜過短等腳部結構性問題,則可以購買相關矯形鞋墊,減少足底筋膜所收到的壓力,緩解腳部肌肉,讓人行路更加輕鬆,並改善疼痛和筋膜炎情況。
③如果足底筋膜炎非常嚴重,是否可以手術治療?
A:足底筋膜炎嚴重者,大多數是透過物理治療進行舒緩,部分醫生也會通過注射藥物的方法以緩解疼痛。但如果病人已經出現因為藥物出現副作用,比如使得腳底板的肌肉組織或筋膜更加脆弱,醫生可能會採取手術切除的方法治療。但手術治療並不保險,可能會存在某些危險性,因此比較少人使用。